7. 心有余溫,愛有余力!讀一讀,完成練習。
(江蘇省蘇州市真題)
|伯牙鼓琴|俞伯牙摔琴謝知音(節(jié)選)|
|伯牙鼓琴,鍾子期聽之。方鼓琴而志在太山,鍾子期曰:“善哉乎鼓琴,巍巍乎若太山?!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,鍾子期又曰:“善哉乎鼓琴,湯湯乎若流水。”鍾子期死,
伯牙破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琴,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。|憶昔去年春,江邊曾①會君。今日重來訪,不見知音人!但見一抔②土,慘然傷我心!傷心傷心復傷心,不忍淚珠紛!來歡去何苦,江畔起愁云。子期子期兮,你我千金義,歷盡天涯無足語③,此曲終兮不復彈,三尺瑤琴為君死④!|
|【資料鏈接】本文節(jié)選自明代馮夢龍的短篇小集《警世通言》,寫的是鍾子期病逝后的第二年春天,俞伯牙來到他墳前悼念。|【注釋】①曾:曾經(jīng)。②抔(póu):量詞,相當于“捧、把”。③無足語:再沒有值得他傾訴的人了。④為君死:為(您)毀掉。|
(1)讀《伯牙鼓琴》中畫線的句子,用“ ____”在《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(節(jié)選)中畫出與之意思相近的句子。
____此曲終兮不復彈,三尺瑤琴為君死!____
(2)下列句子中“復”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哪一項?(
D
)
A. 以為世無足
復
為鼓琴者。
B. 因釋其耒而守株,冀
復
得兔。
C. 此曲終兮不
復
彈,三尺瑤琴為君死!
D. 山重水
復
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(3)下列說法有誤的是哪一項?(
A
)
A. “善哉乎”在文中出現(xiàn)了兩次,說明鍾子期認為伯牙的琴藝有待提高。
B. “巍巍乎”“湯湯乎”說明鍾子期不但聽出山的高峻和水的浩大,還聽出了伯牙的情志。
C. “傷心傷心復傷心”一連運用了三個“傷心”,強烈地表達了伯牙失去知音的悲痛。
D. “子期子期兮”,這是伯牙對子期的呼喚,斯人已逝,留給伯牙的只有那無限的追思。
(4)俞伯牙、鍾子期成為知音的傳說廣泛流傳。請根據(jù)選文內容,想象當時的場景,結合對“知音”的理解,寫寫俞伯牙會對逝去的鍾子期說些什么。______
示例:子期,你去了,世界上再沒有懂我琴聲的人了。我再也不會彈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