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 二年級二班 18 名同學參加跳繩訓練,每組 6 名同學,可以分成(
3
)組;如果平均分成 2 組,每組(
9
)名同學。
答案:5. 3 9
解析:
18÷6=3(組)
18÷2=9(名)
3 9
答案:6. ○ 解析:以“○★●☆”4個圖形為一組循環(huán)出現(xiàn),37÷4 = 9(組)……1(個),第37個圖形是第10組中的第1個圖形,即○。
7.(1)玲玲比圖圖少(
12
)本課外書。
(2)圖圖送給玲玲(
6
)本課外書后,兩人課外書的本數(shù)同樣多。
答案:7.(1)12 (2)6 解析:由題圖可知,圖圖比玲玲多31 - 19 = 12(本)課外書,將多的部分拿出來平均分給兩人,他們的課外書本數(shù)就一樣多了,即圖圖送給玲玲12÷2 = 6(本)。
解析:
(1)31 - 19 = 12(本)
(2)12 ÷ 2 = 6(本)
7.(1)12 (2)6
1. 下面算式中,商最大的是(
C
)。
A.$49÷ 7$
B.$64÷ 8$
C.$18÷ 2$
答案:1. C
解析:
A.$49÷7=7$
B.$64÷8=8$
C.$18÷2=9$
因為$9>8>7$,所以商最大的是C。
答案:C
2. $□ × 8<47$,$□$里最大能填(
B
)。
A.6
B.5
C.4
答案:2. B
解析:
解:47÷8=5.875,□里最大能填5。
B
3. 兩個雛鷹小隊的隊員去博物館做志愿者,第一小隊去了 6 人,第二小隊去了 5 人,兩個小隊一共去了多少人?列式正確的是(
A
)。
A.$5+6$
B.$5× 6$
C.$6× 2+5$
答案:3. A
解析:
兩個小隊一共去的人數(shù)為第一小隊人數(shù)加第二小隊人數(shù),即6+5或5+6。
列式正確的是A。
答案:A
4. 鸛雀樓在我們山西省運城市,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,王之渙的一首《登鸛雀樓》更是千古絕唱。這首古詩加標題共有多少個字?下面列式錯誤的是(
C
)。

A.$4× 5+4$
B.$5× 5-1$
C.$5× 5-4$
答案:4. C
解析:
解:標題“登鸛雀樓”共4個字,古詩正文4句,每句5個字??傋謹?shù)為$4 + 4×5 = 24$個。
A選項:$4×5 + 4 = 24$,正確。
B選項:$5×5 - 1 = 24$,正確。
C選項:$5×5 - 4 = 21$,錯誤。
C
5. 小軍在計算一道除法算式時,把除數(shù) 9 看成 6,商為 6,余數(shù)是 2,正確的結(jié)果是(
A
)。
A.商是 4,余數(shù)是 2
B.商是 6,余數(shù)是 2
C.商是 36,余數(shù)是 2
答案:5. A 解析:根據(jù)“把除數(shù)9看成6,商為6,余數(shù)是2”可以算出被除數(shù)是6×6 + 2 = 38,用被除數(shù)除以正確的除數(shù),可得正確的結(jié)果是38÷9 = 4……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