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 一個服裝店以每件 80 元的價格購進了一批服裝,按進價的 150%標價,后又按標價打八折出售。每賣出一件服裝是賺了還是虧了?賺(或虧)了多少元?
答案:7.$80×150\%×80\%=96$(元)$96-80=16$(元) 賺了 16 元
解析:
$80×150\%×80\%=96$(元)
$96-80=16$(元)
賺了$16$元
8. 華僑商場推出酬賓活動:購物滿 198 元,送 100 元購物券,憑購物券加上超過 50 元的現(xiàn)金可以購買商場里的同等價格的任何商品。小梅幫媽媽選了 1 件 220 元的羊毛衫,得到 100 元購物券,然后又添了 80 元買了一只皮包。小梅購物實際相當(dāng)于打幾折?
答案:8.$(220+80)÷(220+100+80)=0.75=75\%$小梅購物實際相當(dāng)于打七五折 提示:分別算出小梅購物實際花費的金額和購買的物品的標價總金額,用實際花費金額÷物品的標價總金額=折扣。
解析:
$(220 + 80) ÷ (220 + 100 + 80) = 300 ÷ 400 = 0.75 = 75\%$,小梅購物實際相當(dāng)于打七五折。
9. 學(xué)校準備購買 60 支定價 15 元的鋼筆,三家文具店的優(yōu)惠情況如下:
甲店:按八五折出售;
乙店:每滿 200 元返還 30 元現(xiàn)金;
丙店:買五送一。
學(xué)校到哪家文具店購買鋼筆最合算,此時需要支付多少元?
答案:9.$15×60=900$(元) 甲店:$900×85\%=765$(元) 乙店:$900÷200=4$(個)……100(元)$900-30×4=780$(元) 丙店:$60×\frac{5}{5+1}=50$(支) $15×50=750$(元) $780>765>750$ 到丙店購買最合算,需 750 元。 提示:分別算出甲、乙、丙三家店搞活動后的價格,然后進行比較即可。先算出原價為 $15×60=900$(元),甲店:$900×85\%=765$(元);乙店:看滿幾個 200 就減幾個 30,$900÷200=4$(個)……100(元),$900-30×4=780$(元);丙店:$60×\frac{5}{5+1}=50$(支),$15×50=750$(元)。$780>765>750$,學(xué)校到丙店購買鋼筆最合算。
解析:
$15×60=900$(元)
甲店:$900×85\%=765$(元)
乙店:$900÷200=4$(個)$\cdots\cdots100$(元),$900-30×4=780$(元)
丙店:$60×\frac{5}{5+1}=50$(支),$15×50=750$(元)
$780>765>750$
到丙店購買最合算,需支付$750$元。
10. 某旅游團共有成人 18 人,學(xué)生 11 人,他們到一個風(fēng)景名勝地觀光旅游,以下是領(lǐng)隊了解到的門票價格信息。如果你是領(lǐng)隊,怎樣購票最省錢?最少要花多少元?
① 成人票每張 30 元。 ② 學(xué)生票半價。
③ 滿 20 人,可以購買團體票,票價為成人票的八折。
答案:10.$(18+2)×30×80\%+(11-2)×(30÷2)=615$(元)18 名成人與 2 名學(xué)生一起買團體票,其余學(xué)生買學(xué)生票最省錢,最少要花 615 元 提示:由于滿 20 人才可以購買團體票,所以可以從學(xué)生中抽 2 人加入成人購買團體票。雖然 2 名學(xué)生的票價提高了,但 18 名成人的票價降低的比 2 名學(xué)生的票價提高得多,這樣買票才最省錢。
解析:
18名成人與2名學(xué)生一起買團體票,其余學(xué)生買學(xué)生票最省錢。
團體票人數(shù):$18 + 2 = 20$(人)
團體票費用:$20 × 30 × 80\% = 480$(元)
剩余學(xué)生人數(shù):$11 - 2 = 9$(人)
剩余學(xué)生票費用:$9 × (30 ÷ 2) = 135$(元)
總費用:$480 + 135 = 615$(元)
最少要花615元。
11. 人民商廈的一種茶杯,如果按標價的七折銷售,每件虧本 8 元;如果按標價的八折銷售,每件賺 10 元。這種茶杯每件的進價是多少元?
答案:11. 標價:$(8+10)÷(80\%-70\%)=180$(元) 進價:$180×80\%-10=134$(元) 提示:以進價作為標準,標價的七折比它少 8 元,標價的八折比它多 10 元,說明標價的$(80\%-70\%)$對應(yīng)$(8+10)$元。
解析:
標價:$(8+10)÷(80\%-70\%)=180$(元)
進價:$180×80\%-10=134$(元)
12. 一臺電腦,商家的定價比成本價高 25%。為了吸引顧客,商家又打九折銷售,結(jié)果每臺電腦可以獲利 350 元。這種電腦的成本價是多少元?
答案:12.$(1+25\%)×90\%=112.5\%$ $350÷(112.5\%-100\%)=2800$(元) 這種電腦的成本價是 2800 元 提示:把這種電腦的成本價看作單位“1”,定價是成本價的$1+25\%=125\%$;后來降價,是把定價看作單位“1”,降價后的價格是成本價的$125\%×90\%=112.5\%$。相對于成本價獲利$112.5\%-100\%=12.5\%$,進而求出成本價。
解析:
$(1+25\%)×90\%=112.5\%$
$350÷(112.5\%-1)=2800$(元)
這種電腦的成本價是$2800$元。
13. 假設(shè)思想 已知某種商品每件定價為 10 元,網(wǎng)購這種商品的數(shù)量不滿 100 件,則按定價付款,另外每件還要加付定價的 10%作為快遞費;網(wǎng)購的數(shù)量達到或超過 100 件,則每件按定價的九折付款,而且免付快遞費。某公司兩次共網(wǎng)購這種商品 200 件,其中第一次的數(shù)量不滿 100 件,兩次網(wǎng)購總計付款 1960 元,第一次、第二次分別網(wǎng)購多少件?
答案:13.$10×(1+10\%)=11$(元) $10×90\%=9$(元) 第二次:$(200×11-1960)÷(11-9)=120$(件) 第一次:$200-120=80$(件) 提示:第一次網(wǎng)購的每件定價看作單位“1”,算上快遞費實際價格為單位“1”的$(1+10\%)$,即$10×(1+10\%)=11$(元);第二次網(wǎng)購的每件實際價格=每件定價×90\%,即$10×90\%=9$(元)。再運用假設(shè)法來解答,第 1 次比第 2 次每件多$11-9=2$(元),假設(shè) 200 件都是按第一次的方法網(wǎng)購,那么比實際付款多出的$(200×11-1960)$元=第 2 次件數(shù)×2,所以第二次網(wǎng)購了$(200×11-1960)÷(11-9)=120$(件),第一次網(wǎng)購了$200-120=80$(件)。
解析:
第一次網(wǎng)購每件實際付款:$10×(1 + 10\%) = 11$(元)
第二次網(wǎng)購每件實際付款:$10×90\% = 9$(元)
假設(shè) 200 件都按第一次方式購買,總付款為:$200×11 = 2200$(元)
比實際多付款:$2200 - 1960 = 240$(元)
第二次購買的件數(shù):$240÷(11 - 9) = 120$(件)
第一次購買的件數(shù):$200 - 120 = 80$(件)
答:第一次網(wǎng)購 80 件,第二次網(wǎng)購 120 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