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 下面是A、B、C 三個商家售賣六種服裝類型的統(tǒng)計圖。

(1)六種商品中,(
襪子
)的銷售量最高,(
襯衫
)的銷售量最低。
(2)三個商家襪子的銷售總量是(
256
)件,商家B 一共銷售了(
239
)件服裝。
(3)如果你是商家,那么下次進貨你有什么建議?
多進襪子和高跟鞋。(答案不唯一,合理即可)
答案:5.
(1)襪子 襯衫
(2)256 239
(3)多進襪子和高跟鞋。(答案不唯一,合理即可)
【提示】根據(jù)條形統(tǒng)計圖提供的信息來判斷。
6. 新素養(yǎng) 數(shù)據(jù)意識 課外活動工作的開展要結(jié)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(jīng)驗,遵循學生的生理、心理及審美認知規(guī)律。實驗小學五(4)班同學參加課外活動,在跳繩、跑步、踢毽子中至少參加了其中一項,各項目男、女生參加人數(shù)情況如下。
實驗小學五(4)班課外活動情況統(tǒng)計圖

(1)請將圖中的信息補充完整。
(2)五(4)班至少有多少名學生?
(3)如果五(4)班有 42 名同學,那么三個項目都參加的同學至少有幾人?
答案:6.
(1)13 15
(2)21+18=39(人)
(3)(21+13+14+15+8+18)÷42=2……5(人)
三個項目都參加的同學至少有5人。
【提示】
(2)求“至少有多少名學生”,則參加不同活動的人盡量重復,再由“21名男生參加了跳繩活動”得出男生至少有21人,由“18名女生參加了踢毽子活動”得出女生至少有18人,那么這個班至少有21+18=39(人)。
(3)求“至少有多少人參加了三個項目”,讓參加人次平均化,所以算式是(21+13+14+15+8+18)÷42=2……5(人),由算式可知42人都參加了2個項目,還剩5人,所以至少有5人參加了三個項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