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解釋加點(diǎn)詞。
(1)
亭
午
:
正午。
(2)
夜
分
:
半夜。
(3)
素
湍
:
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。
(4)
絕
巘:
極高的。
(5)
飛
漱
:
飛速地往下沖蕩。
(6)
屬
引
:
接連不斷。
(7)
霜
旦
:
下霜的早晨。
(8)
沿
溯
阻絕:
沿:順流而下。溯:逆流而上。
(9)不見
曦
月
:
日月。
(10)
回
清
倒影:
回旋的清波。
(11)
清
榮
峻
茂
:
水清樹榮,山高草盛。
答案:1.
(1)正午。
(2)半夜。
(3)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。
(4)極高的。
(5)飛速地往下沖蕩。
(6)接連不斷。
(7)下霜的早晨。
(8)沿:順流而下。溯:逆流而上。
(9)日月。
(10)回旋的清波。
(11)水清樹榮,山高草盛。
2. 通假字。
略無闕處(
"闕"同"缺",空隙、缺口
)
答案:2."闕"同"缺",空隙、缺口。
3. 一詞多義。
(1)素$\begin{cases}\text{
素
湍綠潭}\underline{\quad\quad
名詞,白色
\quad\quad}\\\text{可以調(diào)
素
琴}\underline{\quad\quad
形容詞,不加裝飾的
\quad\quad}\end{cases}\underline{\quad\quad} $
(2)絕$\begin{cases}\text{沿溯阻絕}\underline{\quad\quad
動(dòng)詞,斷絕
\quad\quad}\\\text{絕巘多生怪柏}\underline{\quad\quad
形容詞,極高的
\quad\quad}\\\text{哀轉(zhuǎn)久
絕
}\underline{\quad\quad
動(dòng)詞,消失
\quad\quad}\end{cases}\underline{\quad\quad} $
(3)自$\begin{cases}\text{
自
三峽七百里中}\underline{\quad\quad
介詞,這里是"在"的意思
\quad\quad}\\\text{
自
非亭午夜分}\underline{\quad\quad
連詞,如果
\quad\quad}\end{cases}\underline{\quad\quad} $
答案:3.
(1)名詞,白色。 形容詞,不加裝飾的。
(2)動(dòng)詞,斷絕。 形容詞,極高的。 動(dòng)詞,消失。
(3)介詞,這里是"在"的意思。 連詞,如果。
4. 古今異義。
(1)
至
于
夏水襄陵
古義:
到了
今義:表示另提一事。
(2)
或
王命急宣
古義:
有時(shí)
今義:或者。
(3)
良
多趣味
古義:
甚,很
今義:好。
答案:4.
(1)到了。
(2)有時(shí)。
(3)甚,很。
5. 詞類活用。
(1)雖乘
奔
御風(fēng),不以疾也______
動(dòng)詞用作名詞,這里指飛奔的馬。
(2)每至晴初
霜
旦______
名詞用作動(dòng)詞,下霜。
(3)春冬之時(shí),則素
湍
綠潭______
形容詞用作名詞,急流。
(4)回
清
倒影______
形容詞用作名詞,清波。
答案:5.
(1)動(dòng)詞用作名詞,這里指飛奔的馬。
(2)名詞用作動(dòng)詞,下霜。
(3)形容詞用作名詞,急流。
(4)形容詞用作名詞,清波。
6. 文學(xué)常識。
酈道元,字善長,
北魏
(朝代)地理學(xué)家,代表作品是《
水經(jīng)注
》。
答案:6.北魏 水經(jīng)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