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 (2025·宿遷宿城區(qū)期末)南京博物院館藏文物豐富,歷史內(nèi)涵深厚,一直為世人所矚目。小蘭和爸爸媽媽自駕去南京參觀南京博物院,他們從家開車到蘇州用了2小時。用同樣的速度,他們從家開車到南京一共要走幾小時?

答案:$213÷(142÷2)+2 = 5$(時)
解析:
解:142÷2=71(千米/時)
213÷71=3(時)
3+2=5(時)
答:他們從家開車到南京一共要走5小時。
8. 亮點原創(chuàng) 陽春三月,草長鶯飛。某小學(xué)開展護綠活動,帶領(lǐng)四、五、六年級的學(xué)生植樹,共有1920棵樹苗需要種植。若只讓六年級學(xué)生完成植樹活動,則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?

答案:$1920÷[(356 - 36)×2] = 3$(棵)
解析:
解:四年級人數(shù):$356 - 36 = 320$(人)
六年級人數(shù):$320×2 = 640$(人)
平均每人植樹棵數(shù):$1920÷640 = 3$(棵)
答:平均每人植樹3棵。
9. 新趨勢 材料閱讀 閱讀以下材料,根據(jù)信息提出一個用四則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,并解答。
毛竹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,它廣泛分布于400~800米的丘陵、低山地帶。它從出筍到長成竹子,僅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,高度可達(dá)20米,相當(dāng)于六、七層樓的高度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毛竹在生長高峰時期,6小時就可以長高30厘米左右。因此人們常用“雨后春筍”來形容發(fā)展很快的事物。
我的問題:
我的解答:
答案:答案不唯一,如:我的問題:毛竹在生長高峰期 2 天長高的長度比 2 米長多少厘米?
我的解答:2 天 = 48 時 2 米 = 200 厘米
$30÷6×48 - 200 = 40$(厘米)
10. 新素養(yǎng) 模型意識 如圖,甜甜和媽媽乘坐火車外出旅游,經(jīng)過一個隧道時,整列火車在隧道里所用時間為100秒。已知火車長500米,請你幫甜甜算一下火車從開始進(jìn)入隧道到完全駛出隧道所用的時間。

答案:$(2500 - 500)÷100 = 20$(米)
$(2500 + 500)÷20 = 150$(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