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任何測量都存在誤差,誤差和錯誤是不同的,
誤差
不能消除,但可以
減小
,而
錯誤
是不應該發(fā)生的.
答案:誤差 減小 錯誤
2. 在測量時要進行估讀,對同一對象的估讀值有時偏大,有時偏小,這種誤差可以通過
多次測量,取平均值
的方法減小.
答案:多次測量,取平均值
3. 在國際單位制中,時間的單位是
秒
. 其他常用的單位有
時
、
分
等.
答案:秒 時 分
4. 時間單位換算:$1\ min=$
60
$s$;$1\ h=$
60
$min=$
3600
$s$.
答案:60 60 3600
解析:
1 min = 60 s;1 h = 60 min = 3600 s
1. 下列時間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 (
C
)
A.$720\ s= 720×\frac {1}{60}\ h= 12\ h$
B.$720\ s= 720×\frac {1}{3600}\ min= 0.2\ min$
C.$15\ min= 15×\frac {1}{60}\ h= 0.25\ h$
D.$15\ min= 15\ min×60\ s= 900\ s$
答案:C
解析:
解:
A. $720\ s=720×\frac{1}{3600}\ h=0.2\ h$,A錯誤;
B. $720\ s=720×\frac{1}{60}\ min=12\ min$,B錯誤;
C. $15\ min=15×\frac{1}{60}\ h=0.25\ h$,C正確;
D. $15\ min=15×60\ s=900\ s$,D錯誤。
結論:C
2. 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. 對$1\ min$時間的長短,小翔同學描述正確的是 (
B
)
A.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讀書,$1\ min時間能讀50$個字左右
B.健康人的脈搏,$1\ min時間跳動70$次左右
C.人們呼、吸氣$5次所用的時間通常是1\ min$
D.校運動會上,同學們跑完$100\ m所用的時間大約就是1\ min$
答案:B
3. 關于誤差的概念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(
D
)
A.誤差是實驗中產生的錯誤
B.采用精密儀器,改進實驗方法,可以消除誤差
C.認真測量可以避免誤差
D.實驗中誤差不能絕對避免,但可以想法盡量使它減小
答案:D
4. 寫出以下兩種儀器的讀數(shù).
(1)圖甲中物體的長度是
1.20
$cm$.
(2)圖乙中秒表的示數(shù)是
218
$s$.
答案:(1)1.20 (2)218
5. (2023·白銀區(qū)期末)用刻度尺測某課本的長度時需要多次測量,多次測量的目的是
取平均值減小誤差
. 若用毫米刻度尺測量,四次讀數(shù)分別是$26.14cm$、$26.10cm$、$26.12cm$、$26.42cm$,其中錯誤的數(shù)據是
26.42 cm
,該課本的長度應為
26.12 cm
.
答案: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26.42 cm 26.12 cm
解析:
用刻度尺測某課本的長度時需要多次測量,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減小誤差。
四次讀數(shù)中,26.42cm 與其他數(shù)據相差較大,是錯誤的數(shù)據。
該課本的長度應為:$(26.14cm + 26.10cm + 26.12cm)÷3 = 26.12cm$
答案:取平均值減小誤差;26.42cm;26.12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