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. (12 分)在“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”的實驗中.
(1)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
便于確定像的位置
.
(2)如圖甲所示,在豎直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 A,將
未點燃
的相同蠟燭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動,發(fā)現(xiàn)蠟燭 B 可以與 A 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重合,此現(xiàn)象表明像與物的
大小相等
.
(3)經過多次實驗,分別記錄蠟燭 A、蠟燭 B 在紙板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,沿玻璃板在紙板上的位置將紙板對折,發(fā)現(xiàn) $B_1$ 與 $A_1$、$B_2$ 與 $A_2$、$B_3$ 與 $A_3$……位置重合,表明像與物到鏡面的
距離相同
.
(4)將光屏豎直放到蠟燭 B 的位置,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觀察到蠟燭 A 所成的像,說明所成的像是
虛
像.
(5)若在蠟燭 B 和玻璃板之間豎直放置一張不透明的白紙,則從 C 處一定能看到的是
蠟燭 A 的像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