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 小夢同學在“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(guī)律”實驗中,將凸透鏡固定,當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,恰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.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(
A
)
A.此時光屏上成的是倒立、放大的像
B.蠟燭越燒越短,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動
C.只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,光屏上不能成像
D.蠟燭靠近凸透鏡,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
答案:A
解析:
解:由圖可知,蠟燭在30cm刻度線處,凸透鏡在50cm刻度線處,光屏在80cm刻度線處。
物距u=50cm - 30cm=20cm,像距v=80cm - 50cm=30cm。
因為v>u,根據(jù)凸透鏡成像規(guī)律,此時成倒立、放大的實像,故A正確。
9. (2024·秦淮區(qū)期末)小明用數(shù)碼相機(焦距不變)先后拍攝了“南京眼”的兩張照片,如圖甲、乙所示,結(jié)合圖片分析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(
C
)
A.照相機的鏡頭與近視眼鏡的鏡片屬于同一類透鏡
B.拍攝乙照片時,相機應(yīng)適當遠離“南京眼”,鏡頭向內(nèi)縮
C.拍攝乙照片時,相機應(yīng)適當靠近“南京眼”,鏡頭向外伸
D.甲照片中“南京眼”的像是縮小的,乙照片中“南京眼”的像是放大的
答案:C
解析:
解:
A. 照相機鏡頭是凸透鏡,近視眼鏡是凹透鏡,不屬于同一類透鏡,A錯誤。
B. 乙照片中“南京眼”像更大,根據(jù)凸透鏡成像規(guī)律,物距減小,像距增大,像變大,應(yīng)靠近物體,鏡頭外伸,B錯誤。
C. 乙照片像更大,需減小物距(靠近“南京眼”),增大像距(鏡頭向外伸),C正確。
D. 甲、乙照片中“南京眼”的像均為縮小的實像,D錯誤。
結(jié)論:C
10. 如圖所示,請畫出光線從三棱鏡折射入空氣時,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(要作法線).

答案:如答圖所示

11. 在圖中作出對應(yīng)的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.

答案:如答圖所示

12. (2024·南京)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“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(guī)律”實驗.
(1)實驗前,需要記錄凸透鏡的
焦距
.
(2)以下實驗記錄表格中(a)(b)處的內(nèi)容為:(a)
物距 $ u/\text{cm} $
;(b)
像距 $ v/\text{cm} $
.
|實驗序號|(a)|(b)|像的性質(zhì)|
| | | | |
|...|...|...|...|
(3)圖中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,該像的性質(zhì)是倒立、
放大
的實像.將另一透鏡貼近凸透鏡左側(cè)放置,發(fā)現(xiàn)光屏上的像變模糊,向左緩慢移動蠟燭至某一位置時,光屏上又呈現(xiàn)清晰的像,該透鏡可以矯正的視力缺陷是
近視眼
.

答案:(1)焦距 (2)(a)物距 $ u/\text{cm} $ (b)像距 $ v/\text{cm} $
(3)放大 近視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