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 取一段鐵絲,繞制成一個內(nèi)徑約為 3 mm 的圓環(huán). 將圓環(huán)在清水中浸一下,圓環(huán)上布滿水膜,此時辨別水膜相當于“凸透鏡”還是“凹透鏡”的最可靠方法是 (
B
)
A.用手摸
B.透過水膜看物體
C.用強光照射
D.用刻度尺測量
答案:B
解析:
B.透過水膜看物體。若看到物體正立放大的像,則水膜相當于凸透鏡;若看到物體正立縮小的像,則水膜相當于凹透鏡。此方法能可靠辨別水膜的透鏡類型。
8. 關于透鏡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(
B
)
A.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,因此通過凸透鏡的光一定會聚在焦點上
B.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焦點,凸透鏡有實焦點,凹透鏡有虛焦點
C.凸透鏡只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
D.平行于主光軸的光,通過凹透鏡后一定經(jīng)過焦點
答案:B
解析:
A.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,但只有平行于主光軸的光通過凸透鏡才會會聚在焦點上,故A錯誤;
B. 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焦點,凸透鏡的焦點是實際光線會聚形成的,為實焦點,凹透鏡的焦點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,為虛焦點,故B正確;
C. 凸透鏡對所有光線都有會聚作用,并非只對平行光,故C錯誤;
D.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通過凹透鏡后,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經(jīng)過焦點,而非光線本身經(jīng)過焦點,故D錯誤。
答案:B
9. 完成下列光路圖.

答案:如答圖所示

10. 如圖所示,小明用一個透鏡觀看書上的一個英文單詞,他看到了兩個字母“YS”被放大了. 這個透鏡是
凸
(選填“凸”或“凹”)透鏡,這種透鏡對光線有
會聚
作用.

答案:凸 會聚
11. 小明為判別直徑相同的兩透鏡的類型,分別將它們正對太陽,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方,在紙上得到相應的光斑,透鏡與光斑的大小如圖所示$(d_{1}<d<d_{2})$. 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
凸
(選填“凸”或“凹”)透鏡,判斷的理由是
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
. 為了判斷形成乙光斑的是哪種類型的透鏡,小明將透鏡遠離紙片,觀察光斑的大小一直變大,由此小明判斷此透鏡
可能
(選填“一定”“可能”或“一定不”)是凹透鏡.
答案:凸 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 可能
12. 如圖所示,N 是一個水平放置的長方體暗盒,盒內(nèi)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,P 為暗盒右側(cè)平面上的一個圓孔,M 是一個與暗盒右側(cè)平面平行的相隔一定距離的光屏. 若從外徑與圓孔 P 相同的平板玻璃、凸透鏡、凹透鏡這三個光學器件中取一個嵌入圓孔 P 中,發(fā)現(xiàn)在光屏 M 上呈現(xiàn)一個比圓孔 P 大的圓形光斑,則嵌入圓孔 P 的那個光學器件 (
C
)
A.只能是凹透鏡
B.只可能是凹透鏡或平板玻璃
C.只可能是凹透鏡或凸透鏡
D.凹透鏡、凸透鏡、平板玻璃都有可能
答案:C 點撥:當在P處嵌入凹透鏡時,因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(fā)散作用,所以光斑要比圓孔P大.當在P處嵌入焦距較小的凸透鏡時,因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,光線在PM之間會聚,所以光斑有可能比圓孔P大.當在P處嵌入平板玻璃時,因為平板玻璃對光線既沒有會聚作用,也沒有發(fā)散作用,所以光斑與圓孔P一樣大.因此嵌入圓孔P的那個光學器件可能是凹透鏡,也可能是凸透鏡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