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下列命題正確的是(
D
)
A. 各邊相等的多邊形是正多邊形
B. 正多邊形一定是中心對稱圖形
C. 正多邊形外接圓的圓心角是它的中心角
D. 正多邊形外接圓的半徑是它的半徑
答案:D 各邊相等,各內(nèi)角相等的多邊形是正多邊形,故 A 錯誤;當(dāng)正多邊形的邊數(shù)為偶數(shù)時,它一定是中心對稱圖形,故 B 錯誤;正多邊形每一邊所對的圓心角是它的中心角,故 C 錯誤;正多邊形外接圓的半徑是正多邊形的半徑,故 D 正確。故選 D。
2. [2024 四川南充模擬]如圖,A,B,C 是正多邊形的頂點(diǎn),O 是正多邊形的中心,若△AOC 是等邊三角形,則正多邊形的邊數(shù)為(
C
)

A. 6
B. 9
C. 12
D. 15
答案:C 連接 OB(圖略),∵△AOC 是等邊三角形,∴∠AOC = 60°,∵點(diǎn) A,B,C 是正多邊形的頂點(diǎn),O 是正多邊形的中心,∴∠AOB = ∠BOC = $\frac{1}{2}$∠AOC = 30°,即正多邊形的中心角的度數(shù)為 30°,設(shè)這個正多邊形為正 n 邊形,∴$\frac{360°}{n}$ = 30°,∴n = 12。故選 C。
3. [2024 天津河?xùn)|期末]如圖,正六邊形 ABCDEF 的中心為原點(diǎn) O,頂點(diǎn) B,E 在 x 軸上,半徑為 4,則頂點(diǎn) D 的坐標(biāo)為( )

A. $(2,2\sqrt {3})$
B. $(2,-2\sqrt {3})$
C. $(2,-4)$
D. $(2\sqrt {3},-4)$
答案:B 如圖,連接 OD,OC,設(shè) CD 交 y 軸于 G,易知 OG⊥CD?!哒呅?ABCDEF 的中心為原點(diǎn) O,
∴∠COD = $\frac{360°}{6}$ = 60°,∵OC = OD = 4,OG⊥CD,∴∠GOD = $\frac{∠COD}{2}$ = 30°,∴DG = 2,∴OG = $\sqrt{OD2 - DG2}$ = $2\sqrt{3}$,∴點(diǎn) D 的坐標(biāo)為(2,$-2\sqrt{3}$)。故選 B。
4. 新數(shù)學(xué)文化 劉徽是中國古代卓越的數(shù)學(xué)家之一,他在《九章算術(shù)》中提出了“割圓術(shù)”,即用內(nèi)接或外切正多邊形逐步逼近圓來近似計算圓的面積.如圖,設(shè)⊙O 的半徑為 2,若用⊙O 的內(nèi)接正六邊形的面積來近似估計⊙O 的面積,則⊙O 的面積約為____(結(jié)果保留根號).

答案:答案 $6\sqrt{3}$
解析 如圖,連接 OA、OB,由題意可得∠AOB = 360°÷6 = 60°?!逴A = OB = 2,
∴△OAB 為等邊三角形,∴AB = 2。過點(diǎn) O 作 OM⊥AB 于點(diǎn) M,則 AM = BM = 1。
在 Rt△AOM 中,OM = $\sqrt{22 - 12}$ = $\sqrt{3}$,∴$S_{△AOB}$ = $\frac{1}{2}$×2×$\sqrt{3}$ = $\sqrt{3}$,∴⊙O 的面積約為 $6S_{△AOB}$ = $6\sqrt{3}$。
5. 學(xué)科特色教材變式 P108 習(xí)題 T1 求半徑為 2 的圓的內(nèi)接正三角形,正方形,正六邊形的邊長、邊心距、中心角和面積.將結(jié)果填寫在表中:

正三角形:邊長
$2\sqrt{3}$
,邊心距
1
,中心角
120°
,面積
$3\sqrt{3}$
;正方形:邊長
$2\sqrt{2}$
,邊心距
$\sqrt{2}$
,中心角
90°
,面積
8
;正六邊形:邊長
2
,邊心距
$\sqrt{3}$
,中心角
60°
,面積
$6\sqrt{3}$
答案:解析 結(jié)果如下表:
正圓的多邊內(nèi)接形 邊長 邊心距 中心角 面積
正三角形 $2\sqrt{3}$ 1 120° $3\sqrt{3}$
正方形 $2\sqrt{2}$ $\sqrt{2}$ 90° 8
正六邊形 2 $\sqrt{3}$ 60° $6\sqrt{3}$
6. 如圖,已知⊙O 和⊙O 上的一點(diǎn) A,請完成下列任務(wù):
(1)用尺規(guī)作⊙O 的內(nèi)接正六邊形 ABCDEF.
(2)連接 BF,CE,判斷四邊形 BCEF 的形狀并加以證明.

答案:解析 (1)如圖 1,首先作直徑 AD,然后分別以 A,D 為圓心,OA 長為半徑畫弧,交⊙O 于點(diǎn) B,F(xiàn),C,E,連接 AB,BC,CD,DE,EF,AF,則正六邊形 ABCDEF 即為所求。
(2)四邊形 BCEF 是矩形。證明:如圖 2,連接 OE,∵六邊形 ABCDEF 是正六邊形,∴AB = AF = DE = DC = FE = BC,∴$\overset{\frown}{AB}$ = $\overset{\frown}{AF}$ = $\overset{\frown}{DE}$ = $\overset{\frown}{DC}$,∴$\overset{\frown}{BF}$ = $\overset{\frown}{CE}$,∴BF = CE,∴四邊形 BCEF 是平行四邊形?!吡呅?ABCDEF 為正六邊形,∴∠EDC = ∠FED = $\frac{(6 - 2)×180°}{6}$ = 120°。∵DE = DC,∴∠DEC = ∠DCE = 30°,∴∠CEF = ∠DEF - ∠CED = 90°,∴四邊形 BCEF 是矩形。
7. [2023 四川內(nèi)江中考,★☆]如圖,正六邊形 ABCDEF 內(nèi)接于⊙O,點(diǎn) P 在$\overset{\frown }{AB}$上,點(diǎn) Q 是$\overset{\frown }{DE}$的中點(diǎn),則∠CPQ 的度數(shù)為( )

A. $30^{\circ }$
B. $45^{\circ }$
C. $36^{\circ }$
D. $60^{\circ }$
答案:B 如圖,連接 OC,OD,OQ,OE,
∵六邊形 ABCDEF 是正六邊形,∴∠COD = ∠DOE = $\frac{360°}{6}$ = 60°,∵Q 是$\overset{\frown}{DE}$的中點(diǎn),∴∠DOQ = ∠EOQ = $\frac{1}{2}$∠DOE = 30°,∴∠COQ = ∠COD + ∠DOQ = 90°,∴∠CPQ = $\frac{1}{2}$∠COQ = 45°。故選 B。
8. [2024 山東濟(jì)寧中考,★☆]如圖,邊長為 2 的正六邊形 ABCDEF 內(nèi)接于⊙O,則它的內(nèi)切圓半徑為( )

A. 1
B. 2
C. $\sqrt {2}$
D. $\sqrt {3}$
答案:D 如圖,連接 OA,OB,過點(diǎn) O 作 OG⊥AB 于 G:
∵六邊形 ABCDEF 是圓的內(nèi)接正六邊形,且邊長為 2,∴∠AOB = $\frac{360°}{6}$ = 60°,AB = 2,
又∵OA = OB,
∴△OAB 為等邊三角形,∴OA = AB = 2,
∵OG⊥AB,∴∠AOG = $\frac{1}{2}$∠AOB = $\frac{1}{2}$×60° = 30°,
∴在 Rt△OAG 中,AG = $\frac{1}{2}$OA = 1,
由勾股定理可得 OG = $\sqrt{3}$,
易知 OG 為正六邊形 ABCDEF 的內(nèi)切圓半徑,
∴正六邊形 ABCDEF 的內(nèi)切圓半徑為 $\sqrt{3}$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