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:
1. 原正方體表面積:
正方體棱長為 $8$ 厘米,表面積公式為 $6 \times \text{棱長}^2,$
即 $8 \times 8 \times 6 = 384$(平方厘米)。
2. 挖洞后減少的表面積:
挖去的長方體洞在正方體表面形成一個(gè)邊長為 $2$ 厘米的正方形開口,減少的面積為該正方形的面積,
即 $2 \times 2 = 4$(平方厘米)。由于洞貫穿正方體,前后表面各減少一個(gè)正方形,共減少 $4 \times 2 = 8$(平方厘米)。
3. 挖洞后增加的表面積:
洞的內(nèi)部為長方體,其側(cè)面積為增加的表面積。長方體的高為正方體棱長 $8$ 厘米,底面周長為 $2 \times 4 = 8$(厘米),
側(cè)面積為 $8 \times 8 = 64$(平方厘米)。
4. 剩下物體的表面積:
原表面積減去減少的面積,加上增加的面積:
$384 - 8 + 64 = 440$(平方厘米)。
答: 剩下物體的表面積是 $440$ 平方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