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禹治水
相傳堯擔任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的時候,黃河發(fā)生了特大水災。洪水沖垮了
房屋,淹沒了田地,百姓無法生活。堯與各部落首領商議后派鯀去負責治
水。
鯀帶領人們用石塊和泥土筑成堤壩,想用堤壩來阻止洪水,但這種方
法不但沒有用,反而使洪災更加嚴重。舜接任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后,罷免了鯀
改禹去治水。
禹是鯀的兒子,為人仁愛可親,做事也勤勉認真,他總結了父親治水
的教訓后并未急于下手,而是先帶領一批助手去勘察地形。他們走遍九州
大地,終于查清了地勢的高低和洪水的走勢。
最后他決定采取開渠排水,疏通河道的辦法,把洪水引入大海。禹和
百姓們一起挖土挑石,即使風吹雨打,也不停工。
據(jù)說,為了盡早治平水患,禹曾經(jīng)三次經(jīng)過自己的家門而沒進去。經(jīng)
過13年的不懈努力,洪水終于乖乖地流進了大海,人們又開始過重新過上
安穩(wěn)的生活。禹因為治水有功被尊稱為大禹。舜年老的時候,大禹被推選
為新的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