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本題考查對文章內(nèi)容的分析
★由“予讀敬夫之書,而知茲樓之勝。思得一與敬夫相從游于其上,瞻眺江山,覽觀形制,然后舉酒相屬,以詠張公之詩”可知,作者看了敬夫的來信,得知此樓的美好,想和敬夫一起在上面游覽,眺望江山,觀看形貌規(guī)模,然后舉起酒杯相互勸酒,吟詠張公的詩篇;
★由“張公遠(yuǎn)矣,而讀其書者,未嘗不為之掩卷太息也。是則是非邪正之實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。登此樓者,于此亦可以反諸身,而自得之矣”可知,讀過張公的書的人,無不有感于他的境遇。這是因為辨別是非邪正的實情,天理本來就是這樣,故人們不能無動于衷。
☆登上這樓的人,在這里也可以反省自身,而有所感悟了。
?據(jù)此分析,概括作答即可。
?故答案為:
①朱熹讀了張敬夫來信,得知登臨曲江樓能夠看到許多佳景,于是渴望與敬夫同游,在樓上縱覽江山,飲酒詠詩。
②朱熹因為張敬夫提到了張九齡的經(jīng)歷,想到了讀過他書的人都會對是非曲直有所感悟,想到只要登上此樓的人,都能夠從登臨眺望中得到感悟、收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