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 從文中“誠宜開張圣聽,以光先帝遺德,恢弘志士之氣”是對后主提出的要求,意思是:陛下確實應(yīng)該擴大圣明的聽聞,發(fā)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,恢復(fù)振奮有志之士的士氣。這里是要求后主多詢問治國的好方法。
從 文中“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義,以塞忠諫之路也?!币馑际牵罕菹?/span>不應(yīng)隨便看輕自己,說話不恰當,以至于堵塞了大臣們盡忠盡善、直言規(guī)勸的道路。這也是對后主提出的要求,要求后主能夠自行謀劃,識別采納正確的言論,以保持國內(nèi)政局清明。
從文中“親賢臣,遠小人”“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闕漏,有所廣益?!薄坝抟詾闋I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”這里是諸葛亮對后主提出的要求,要求后主親賢臣,要虛心采納忠言。
從“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”這句話是諸葛亮對后主的要求,要求后主賞罰分明。
由文中“至于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”意思是:至于考慮事情是否可行,采取適當措施,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,那就是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的責任了。這里是諸葛亮對賢臣的要求,他要求賢臣應(yīng)當考慮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適當措施,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,從而保持政局穩(wěn)定。